找到相关内容106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乘佛教伦理现代化重建课题试论

    化着的现代社会种种道德问题,诸如佛法与世法的微妙关系、政治参与、死刑、世界和平运动、女权运动等等世俗谛层次的具体问题。  为了提供解决此类世俗谛层次的伦理道德问题所亟需的现代化(大乘)伦理观线索,我将试...  佛伦理对最低限度的守法伦理。我们应用此一模型,当有助于重新探讨并发扬不二法门的中道原理(理论层面)与大乘菩萨道的慈爱精神(实践层面),藉以暗示如何适予解决佛教戒律的现代化等圈内课题,以及佛法与世法...

    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5470794.html
  • 胜解三生彻变创

    淳厚的悲行,则不再为自我所蔽而诳他。智光就这么照破内在黑暗,悲行就这么恤护苦难(者)。从自我暗蔽中透脱出来,对佛法如实相看清了,对世法如幻象勘破了;将如幻会归如实,以如实行于如幻,则悟得光灿做得充实。...向行的中道迈进,进得不偏不邪,必勇必决,应作应耐(受)的绝不扣避,抢先承当下来。活得、做得这样的抢先,佛法中不忘不负诸佛,诸佛成为前进的导师;世法中不诳不离众生,众生成为相处的善友;对诸佛之心深观切效...

    仁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83569177.html
  • 从《周易禅解》看三教关系

    下笔,"废寝忘餐三昼夜,大悟孔、颜心法。"其父去世后,始有出家之念。二十三岁时听《首楞严三昧经》,遂决意出家。二十四岁正式剃度。可见其早年对儒学世法有较深的探究。出家后在听讲《唯识论》时,疑相宗之旨与...而为易书,由易书而成易学,由易学而契易理。"[15]"易理本在天地之先,亦贯彻于天地万物之始终。今言天下之理者,以既依理而有天地,则此理即浑然在天下也。"[16]以易理为基础,将世法与出世法涵化为一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12160317.html
  • 漫谈“般若”

    此缘此而产生成长。般若又是诸佛的眼睛,有了般若以后,施、戒、忍、勤、静虑才能发挥作用,超越生死苦海,登安乐彼岸。此即所谓“摄万行归六度、摄六度归般若”。相反,如果没有般若的慧眼,一切佛法将都要变成世法世法与佛法也就无从区别。所以《大智度论》说:“般若为导,五度为伴;若无般若,五度如盲。”般若是行,不行而行,行于诸法。无所得为方便,不行而行;是行有其所得,无得而得。因此,我们可以说,一切诸法,平等...

    华方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2939683.html
  • 永明大师绝待圆融的佛教思想文化与启示

    内,无有一法而非佛事。”又说:“生老病死之中尽能发觉,行住坐卧之内俱可证真。”修行道场是在社会的环境中,如永明大师与吴越钱亡兴国安民的交往是修行,促进三教融合是修行。世法无有一法不是佛法,世法无有一...

    高柏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1941454.html
  • 世出世间法

    五戒十善为人天之始基。出世间法的真谛,是以四谛十二因缘与六度万行为修道成佛之阶梯。若以最上一乘佛法而言之,烦恼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,无惑可断,无道可证,世法即出世法,出世法即世法,离世间法没佛法,离佛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1947653.html
  • 试析雍正在《拣魔辨异录》中对汉月法藏的批判

    清兵入关到雍正朝的这八十余年间,复明口号却遗风余波,历久不泯,也是后世清朝若干动乱的根源所在。  在这入清以来的反满运动背景下,又加上雍正尤为厌恶僧人的“好干世法”,两者间错综复杂的关系,使得汉月及其...旨,仍立三峰宗派;如伎俩已穷,负固不服,以世法哀求者,则朕以世法从重治罪,莫贻后悔。 [43]有人认为雍正勒令汉月所有徒众,   p. 427  尽削去支派永不许复入祖庭之举,“等于是株连九族式的...

    释圣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5251743.html
  • 谚语中的佛理

    禅意与法味。受佛教文化的影响,我国有很多谚语蕴义深刻,耐人寻味,有的简直可以当"话头"来参。如"一法通,百法通"。这里的"法",既可以当成世法,也可以当成出世法,如能看破世法,也就通晓了出世法,这岂不...

    李园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0259759.html
  • 宗杲禅师对中国佛教世间化的理论贡献

    ,为了适应中国本土文化、适应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,传入中国之后也就逐渐开始了走向世间化的嬗变过程。到宋代时,佛教的世间化变得更加明显、突出,乃至出现了“佛法即是世法世法即是佛法”(《圆悟佛果...

    余秉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91860767.html
  • 黄念祖:爱情是欲,并不神圣

    家庭,对于自己入世、出世、佛法、世法都是很有利的。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儿女能信佛,人生最大的不幸,莫过于儿女都不信佛。现在你们还想不到,真正到了老了,尤其到了临终,你儿女信佛和你儿女不信佛,这个差别就...

    黄念祖

    情爱|黄念祖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2/090007471.html